機器人
1市場劇變驅散光環 松下吸塵器“錯失”消費升級良機?
中國電子報 (0)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了20款掃地機器人比較試驗結果,參測各款樣機整體清潔性能差異較明顯。其中,松下MC-WRC67型號掃地機器人在一項清潔能力測試中成績僅為29.63%,排名墊底。曾經,頂著進口品牌光環的松下是許多中國家庭眼中的“**品”,但近年來隨著松下集團電器業務連年虧損,松下吸塵器市場份額也連年下跌。業內普遍認為,松下吸塵器業務若想重回**難度很大,究其原因既有來自松下自身的戰略轉型需要,也有市場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以及其對中國市場的“誤判”。關于中國消費者協會此次公布的比較試驗結果,以及松下未來將如何規劃其吸塵器業務,記者致函松下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前未收到回復。消費者難再說“愛”松下電器產品曾風靡上世紀80、90年代中國市場,深受中國大眾喜愛。但近些年松下頻繁的產品召回事件著實讓曾經趨之若鶩的消費者難再說“愛”。如上所述,中國消費者協會近日發布20款掃地機器人比較試驗結果,松下產品在某項清潔能力測試中成績排名墊底。此前不久,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再發產品召回計劃,表示將在中國召回兩個型號約1.5萬臺的電視機。據相關媒體梳理,近4個月以來,松下先后宣布了4次召回計劃,召
機器人
2恒大入局集成電路,地產商真的能做好高科技嗎?
中國電子報 (0)4月9日,中國科學院與恒大集團在北京簽署**合作協議,恒大計劃在未來十年投入1000億元,與中科院在生命科學、航空航天、集成電路、量子科技、新能源、人工智能、機器人、現代科技農業等領域共同創建“科學技術研究、科研孵化、科研成果”三大科研基地。1996年,恒大集團在廣州成立,以民生地產起家,逐漸發展為集金融、健康、文化旅游為一體的世界500強企業集團。恒大地產在中國260多個城市擁有項目800多個,2016年實現銷售額3734億元,2017年銷售額5010億元。此次與中科院合作,是恒大集團進軍高科技企業的**步。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表示,恒大進軍高科技產業,一方面是企業家應有的家國情懷和民營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恒大作為民營企業龍頭,必須要為國家的科技強國戰略作出貢獻;另一方面是高科技產業作為千億甚至萬億元級的朝陽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布局高科技產業是恒大打造百年老店的重大戰略決策。恒大布局高科技領域早見端倪。3月26日恒大發布2017年業績,當時許家印表示,恒大2017年各項利潤指標創歷史新高,由于盈利能力提升,凈資產大增204%至2422億。這些核心指標的大幅提升不僅宣告“新恒大”的
ADI與香港科技大學共研機器人 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達普芯片交易網 (0)公司今天宣布,與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院正式簽署工業合作伙伴計劃(IPP)。雙方將積極合作尋求技術突破,以**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與發展,支持中國提出的將加快建設**型國家的國策。作為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全球知名高校,香港科技大學將無人自動化技術與機器人研究作為該校五大戰略發展方向之一,機器人研究院的研究方向包括自主系統與機器人、制造自動化與智能工廠、人與機器人交互,以及智能家庭和智能城市。ADI是全球**的高性能模擬、混合信號和數字信號處理的半導體設計、制造廠商,專注于高性能模擬技術**,特別是高性能傳感器、數據轉換器、放大器、數字處理器、射頻與微波IC以及電源管理技術,持續幫助中國企業和高校更快速、更高質量地實現包括機器人在內的無人自動化應用的科技**。ADI全球大學計劃總監Zoran Zvonar表示:“機器人是全球產業應用和科研的熱點,也是‘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組成部分。ADI作為一家以**為核心文化的企業,一直積極參與其中并致力于提供**的模擬技術。香港科技大學有非常好的科研基礎,培養了大量科技人才。與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院的深入合作,在機器人領域共同尋求突破性發展,
富士康發展機器人代工 旗下群創光電將裁10000人
TechWeb (0)2月9日消息,據《日經亞洲評論》報道,富士康的面板部門群創光電(Innolux)今年計劃削減1萬多個職位,這是公司積極努力增加制造業自動化應用的一部分。 群創光電董事長段行建周二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到2017年底,我們的勞動力總數將會減少到5萬人以下,根據2017年底統計數據,群創光電有6萬人左右。”據悉,群創光電主要是iPhone裝配商鴻海精密工業(富士康科技集團)旗下的液晶顯示器制造商。段行建也是富士康,夏普和群創光電的技術顧問。段行建表示,截至2018年底,高達75%的生產將全部自動化,而Innolux的大部分工廠都在臺灣。近日,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表示,公司將斥資3.42億美元用人工智能改革其制造工藝。
美的將與庫卡設立合資公司 并新建機器人生產基地
新浪科技 (0)3月22日上午消息,據美的集團公告,其與庫卡將設立合資公司,雙方各持股50%。 美的援引庫卡公告稱,庫卡監事會已批準將其在中國的一般工業業務與Swisslog Holding AG(“瑞仕格)中國業務合并,并與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設立合資公司承接上述業務,合資公司雙方股東將各自持有50%的股份,合資公司的設立,將進一步推動庫卡業務在中國市場的滲透與擴大。Swisslog Holding AG屬于庫卡下屬子公司,該公司為醫院、倉庫和配送中心提供自動化解決方案。同時,中國順德科技園將新建生產基地,進行新產品開發,直到2024年機器人產能達到每年75,000臺,加上現有產能,中國每年的機器人產能總數將達到100,000臺。(李楠)
德國開始擔心中國企業對其貪得無厭地投資收購
世界之聲 (0)這篇標題為“柏林擔心中國集團的貪得無厭”的報導開門見山指出,在德國,各企業過去與中國進行互惠貿易的信任感正在崩潰瓦解中。 德國會樂意接受中國對其經濟投資到何種程度呢? 在中國電器集團“美的集團”接收掌控德國專門制造機器人的庫卡集團的2年后,德國面對這個這種貪得無厭收購的大胃口,已經開始轉為“猶豫不決”的態度來。 幾周以來,人們可以看到中國對德國企業收購野心的加速度,例如今年二月底,在一場不透明作業情況下,中國吉利汽車集團老板李書福買下了德國戴姆勒汽車集團的10 % 股權。 戴姆勒是德國汽車制造領域的科技龍頭標志的象征。 然后是,3月20日,中國騰訊集團370億歐元的投資入股柏林的新創企業德國網絡數字銀行N26;騰訊之中國網絡巨擘,擁有的微信顧客進來沖破10億人。 騰訊曾經也是共同投資1.6以給德國**移動電話心事金融集團“安聯保險公司(Allianz)”的兩大企業之一。 安聯保險集團被視為德國金融科技*成功企業之一,靠得是他們在金融領域的新科技。德國網絡銀行N26集團周二表示,“很高興”看到這個騰訊集團參股投資。 它說:“騰訊這個中國集團始終社群網、在在線游戲、在電子商務、在手機支付等
機器人
3突破與AI對話障礙 科技部盼臺灣人才站上國際舞臺
DIGITIMES (0)受到包括華碩等有意設計制造居家服務型機器人業者高度關注的AI語音辨識競賽即將展開。競賽時程分三階段進行,初賽及復賽預定于2018年8月及12月舉辦,2019年2月進行決賽。將以各種情境的語音試題,包含如菜市場、百貨公司、展覽活動等場景的對話,或是由外國人念出中文等多元腔調題目類型,考驗參賽團隊的AI對中文語音辨識與語意理解之能力。事實上,大型科技競賽之所以受廠商關注,主要是廠商透過了解競賽過程,就會知道公司的技術實力與民間其他領域如學界、研究界或其他競爭同業的落差。一旦競賽結果出爐,***的團隊通常都是各大廠商,甚至包括Google等外商爭相爭取延攬的對象。因此科技部這場競賽表面上是競技,實際上卻是為廠商找人才。科技部表示,這是臺灣*大語音人工智能賽事,科技部與公共電視及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合作,逐步建置目前臺灣規模*大中文語音資料庫,于2018年3月開放參賽團隊使用,并持續于競賽期間增加資料庫規模,以提供團隊更為充沛的技術開發與測試。科技部指出,“科技大擂臺,與AI對話”首獎高達新臺幣2,000萬元的正式競賽將在各界引頸期盼下登場,可望吸引摩拳擦掌已久的各路高手,共同挑戰高難度的AI中文
EPFL研究團隊找出不讓AI規避人類命令的方法
Digitimes (0)人工智能(AI)機器會執行特定動作、觀察結果,再據此調整行為。之后會觀察新結果,再次調整行為,并從此重復過程中學習。但此過程有可能失控。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分布式程式設計實驗室(Distributed Programming Laboratory)教授Rachid Guerraoui表示,AI總會試圖避免人為干預,因此AI工程師須防止機器*終學會如何規避人類命令。根據ScienceDaily報導,專門研究此問題的EPFL研究團隊已發現如何讓操作員控制1組AI機器人的方法,并在加州舉辦的神經資訊處理系統(NIPS)會議上發表報告。其研究為自駕車和無人機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使其能大量而**地運行。增強式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為機器學習方法之一。在這種借鑒行為心理學的學習方法中,AI會因正確執行某些行為而獲得獎勵。例如,機器人若正確堆好一組箱子就能得分,從屋外搬回箱子也能得分;但是,若外面下雨,機器人走向屋外搬箱子時操作員就會中斷機器人的動作,因此機器人*終會學會*好呆在室內堆箱子,才能得到更多分。Guerraoui表示,真正的挑戰不是中斷機器人的動作,
尼康借角度傳感器擴大機器人相關市場
Digitimes (0)日本光學大廠尼康(Nikon)在2017年歡慶創業100周年,但主力事業的相機與半導體設備表現不佳,即使推動組織改造,外界仍不知尼康下個100年的成長戰略何在。日本經濟新聞(Nikkei)網站報導,該廠精密設備之一的角度傳感器(Encorder),由于開始獨立銷售,或許可搭配機器人產業成長,成為未來尼康主力事業之一。角度傳感器是測量物體移動角度,并可連帶計算移動方向與距離的一種精密電子設備,與馬達及減速設備,同為機器人控制手臂精密運作的重要零件,因此日本工業機器人大廠,如Fanuc、安川電機(Yaskawa Electric)等,都有相關產品。尼康的角度傳感器技術,在二次大戰前用于多種民間與**用途,1960年代被用于該廠的機器人與工具機相關事業中,但隨相機等其他事業成長,角度傳感器事業對尼康的重要性漸低,不管營收還是營利,占尼康業績比例都不到10%。但是,尼康角度傳感器事業的特色,就是開放對外銷售,相較于其他機器人大廠的自產自銷,沒有角度傳感器生產能力的廠商要發展機器人事業,尼康的產品就是良好選擇;隨機器人產業興起,工業機器人外又增加服務機器人等其他產品,尼康角度傳感器的市場重要性便
索尼計劃為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開發傳感器技術
TechWeb (0)TechWeb報道12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索尼公司準備報告今年以來有史以來*高的利潤,因為在消費電子產品多年虧損的情況下,圖像傳感器銷售勢頭強勁,并希望在競爭加劇的情況下開發用于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的技術。 這個結果將標志著這家大型企業集團的重大轉機,一度以其Walkman音樂播放器等消費類產品**世界潮流而聞名,現在又重新開發了圖像傳感器和游戲產品。索尼預計,截至3月份的營業利潤將達到630億日元(56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一倍以上,預計芯片部門(大部分由圖像傳感器業務組成)成為集團*大的增長動力。高管們認為,影像傳感器的技術突破和公司思想的轉變是成功的關鍵。這個突破,創造了一個傳感器,捕捉更多的光線,以產生更清晰的圖像,與消費者可更好的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照片的需求飆升相吻合。涉及到重新配置傳感器布局和稱為背面照明的突破使得索尼能夠抓住近一半的圖像傳感器市場。但隨著三星和OmniVision Technologies等競爭對手加大了對游戲的開發力度,并且正在開發用于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的新型傳感器技術,該公司已經在加速傳感器競爭。投資者表示,索尼仍然有技術優勢,需要時間
《財富》:2018年有4大科技趨勢將會改變生活
新浪科技 (0)北京時間12月27日上午消息,杰伊·薩米特(Jay Samit)是德勤數字現實業務的獨立副總裁,著有暢銷書《顛覆自己》(Disrupt You!)。*近,他在《財富》網站發表文章,預測2018年會有4大科技趨勢改變******個趨勢:物聯網將會成為BIoT低估超連接世界快速增長的潛力,這是大多預言家犯下的*大錯誤。汽車為什么要等一段時間才能騰飛?因為有些人本來想成為駕駛者,但是他們必須等待,等著道路與加油站建設完畢。今天的破壞性**技術依賴于現有基礎設施,因為移動設備的存在,許多企業與海量消費者更加接近了。比如物聯網技術,將智能傳感器植入聯網設備,用戶就可以向Alexa數字助手下達命令,關閉燈光、**披薩。區塊鏈(Blockchain)能夠讓物聯網設備變得更實用,它會“創造”數字記錄,橫跨成千上萬的計算機,大大降低被黑的風險。將物聯網與區塊鏈結合,就變成了BIoT,結合可以催生更多的新服務和新企業。2018企業將會開始使用“應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也就是用軟件連接不同的數據庫、計算機服務。將區塊鏈與物聯網結合,從倉庫提取傳
機器人
4迎接5G B2B2X 應用服務須瞄準用戶痛點
新電子 (0)臺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TAICS)和日本電波產業會(ARIB)日前于臺北聯合舉辦「臺日5G智能手機應用服務研討會」。 與會人士認為,為迎接5G B2B2X時代的到來,產業應在隱私、使用不方便等用戶經常遭遇的問題上,考慮得更為周全,以便讓用戶或企業在采納新科技時更具信心。 日本總務省新世代移動通訊系統推進室系長小橋泰之表示,由于5G的使用系統彈性高,我們預計產業將會邁向B2B2X,**個B是指電信業者、**個B是指新的服務供貨商,X指的是接受服務的個人或公司,不同于過去3G、4G時代, 5G在**個B將結合跨領域的產業,促使許多新的業者出現。 不過,在B2B2X商業型態逐漸落實的過程中,會有很多問題浮現,例如5G雖將為人們帶來生活上的大改變,但隨之而來的隱私、**問題,目前是沒有答案的。對此,5GMF應用程序委員會委員長巖浪剛太也有同樣看法。 巖浪指出,行動支付很重要的議題是該如何保護用戶,其中有一個簡單的做法是為每一個用戶進行編碼,但這對于民主國家,像是臺灣與日本,會有相當的困難,因此這些新的技術該如何取得用戶的信賴感,將會是相當關鍵的議題。SONY研究開發企劃部長大西完司則表示,現在
三個國家制造業**中心建設方案通過專家論證
中國電子報 (0)本報訊 10月18日,信息光電子、印刷及柔性顯示和機器人等三個國家制造業**中心專家論證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工程院干勇院士主持會議,中國工程院周立偉院士、周壽桓院士、楊華勇院士,中國科學院歐陽鐘燦院士、丁漢院士等有關專家參加了論證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羅文出席會議并講話。會上,武漢光谷信息光電子**中心有限公司、廣東聚華印刷顯示技術有限公司和沈陽智能機器人國家研究院有限公司分別就信息光電子**中心、印刷及柔性顯示**中心和機器人**中心建設方案進行了匯報,與會專家就**中心的定位功能、運行機制和建設目標等進行了深入討論,并一致同意通過信息光電子等三個國家制造業**中心建設方案的論證。羅文就下一步抓好制造業**中心建設提出了三點意見:一要完善頂層設計。建設方案編制要抓住三個關鍵詞,即共性技術、開放合作、輻射帶動。二要落實制度安排。重點抓好兩方面制度建設,一方面股權結構要多元化,防止出現一股獨大的現象;另一方面運作機制要市場化,建立以龍頭企業促進產學研用融相結合的協同**機制。三要探索可持續發展模式。通過構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造血、自我發展”的商業模式,實現**中心的自我可持續發展
長盈精密:進入轉型關鍵期 新能源電芯供貨CATL
證券時報 (0)2017年10月23日,長盈精密(33.29 +1.15%,診股)公布2017年三季報。2017年1-9月實現凈利潤5.4億元,同比增長10.63%。第三季度單季凈利潤1.87億元,同比增長17.78%。 據公司內部人士介紹,今年是公司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隨著新業務新客戶的開拓,公司仍將保持對未來增長的高預期。同時公司在汽車電子、機器人(21.90 -1.31%,診股)、新能源等新業務推進迅速,且新能源業務大客戶已取得明顯進展,公司未來的成長動力依舊強勁。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長盈精密及子公司合計新增授權**149項,其中發明**16項,新增**申請338項,其中發明**申請192項。目前公司已經具備模具、表面處理和自動化三大核心技術,顯著的技術優勢保障了公司金屬結構件業務的毛利率一直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對此業內人士認為,長盈精密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將進一步通過技術優勢形成壁壘從而鞏固龍頭地位。除此之外,長盈精密一方面與日本安川電機合作切入**制造行業,10月推出全球*快小型六軸工業機器人TR8,根據TR8機器人生產計劃顯示,2017年下半年將生產500臺,2018年將生產300
全球基礎設施將進入構件化與數據化時代
中國電子報 (0)在越來越物聯、越來越數字化的智能時代,包括大型工廠、數字城市、公用事業等行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將有什么樣的趨勢?如何用云計算、AR/VR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來加速這個行業的變革?中國在全球基礎設施領域將如何從跟隨進入到**的陣營?日前在新加坡舉行的2017年“縱覽基礎設施建設2017大會”(The Year In Infrastructure 2017,簡稱“Yll2017”),匯聚全球各個行業基礎設施領域的相關負責人,他們給出了許多答案。垂直與水平之間的協同成為挑戰從休斯頓煉油廠到莫斯科道路基礎設施綜合工程再到倫敦地鐵重建,從中國尊到港珠澳大橋、三亞新機場填海造陸、深圳前海項目等,全球眾多重要的關鍵基礎設施正在不斷拔地而起。目前,全球關鍵設施建設正在呈現出項目越來越大,施工時間要求越來越短,參與設計、建設、運維方越來越多的特點。比如中國尊項目僅在設計階段就涉及到39家單位,其中包括由5家設計單位組成的聯合體、11家項目顧問以及23家專業顧問。而三亞新機場填海建造,既要精準測算海洋潮汐、浪涌對工程的影響,又要預測復雜海況環境下的施工風險,其跨領域之多,涉及面之廣,都是過去許多項目所未遇見。三
難怪AI股頻創高? 日本、北歐大銀行擬削減員工人數
精實新聞 (0)共同社、日本時事通信社10月28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日本*大銀行「三菱東京日聯銀行(Bank of Tokyo-Mitsubishi UFJ,BTMU;8306. JP)」為提升獲利、考慮在3年內(自2018年4月起)削減國內分行家數兩成。 報導指出,過去10年來客戶造訪BTMU分行的次數縮減了40%。 作為節流計劃的一部分,BTMU計劃讓數字自動化技術接手目前約9,500名員工日常處理的工作內容。 消息人士指出,瑞穗金融集團(Mizuho Financial Group Inc.,8411.JP)考慮在10年內削減三分之一人力、自目前的6萬人降至4萬人左右。 三井住友金融集團(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Inc., 8316.JP)也有人事精簡的規劃。 這意味著自動化軟件未來將接手執行BTMU、瑞穗以及三井住友合計約32,500名員工的工作內容。日經亞洲評論報導,日本央行(BOJ)10月23日發布金融系統報告指出,美國、歐洲金融服務價格一年增長約2%、金額占家庭支出約0.2-1.3%的比重,遠高于日本的0.01%。軟銀集團(SoftBank Gro
機器人
5PCB行業新趨勢:自動化設備+工業機器人
(0)自從有了機器人之后,工業是邁進了一個新的發展模式,機器人的助力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人員的負擔,還使工業發展得到了更高效的生產。如今,工業機器人+ 自動化設備的生產模式將成為PCB行業轉型發展的新趨勢。PCB行業是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行業,但也依然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大量的自動化設備是需要人工操作和流水線作業的,一個中等規模的PCB企業就有數千名員工。隨著產業轉移與升級、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經濟結構轉變帶來的城市生活成本上升,以及80、90后員工隊伍管理難度和流動性大等因素,PCB廠商正經受著越來越嚴重的用工短缺與勞動力成本上升的挑戰,及隨之帶來的對生產計劃、產品質量和盈利能力的影響。與此同時,隨著機器人性能的提升和價格的下降,以“自動化設備+工業機器人操作”取代傳統的“自動化設備+人工操作”的生產模式將成為PCB行業轉型發展的趨勢。一、工業機器人的種類及特點工業機器人是一種通過重復編程和自動控制,能夠完成制造過程中某些操作任務的多功能、多自由度的機電一體化自動機械裝備和系統,它結合制造主機或生產線,可以組成單機或多機自動化系統,在無人參與下,實現搬運、焊接、分揀、裝配和噴涂等多種生產作業
機器人產業駛入發展快車道
中國電子報 (0)工信部賽迪研究院裝備工業研究所機器人產業研究室副主任 盧月品機器人既是先進制造業的關鍵支撐裝備,也是改善人類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點。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對于打造中國制造新優勢,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加快制造強國建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我國機器人研發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黨的***以來,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及市場需求的拉動下,我國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技術不斷突破企業快速成長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自2013年起我國成為****大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機器人密度也由5年前的每萬人擁有11臺增加到每萬人擁有36臺。2016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8.9萬臺,同比增長26.6%。其中,國產工業機器人銷售2.9萬臺,同比增長30.9%,高于外資品牌同比增速。服務機器人在科學考察、醫療康復、家庭服務、教育娛樂等領域已經研制出一系列代表性產品并實現應用。***以來,我國機器人技術研發取得重大突破。2015年,沈陽新松推出了國內首款七軸人機協作機器人,該機器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快速配置、牽引示教、視覺引導、碰撞檢測等功能。2015年,天智航的第三代產品“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進入了C
全球18家硬體獨角獸業者 大陸占11家、小米生態系占5家
Digitimes (0)目前全球市場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硬體獨角獸新創業者共有18家,占全球獨角獸業者總數213家的8.5%。VentureBeat網站援引投資業者HAX等資料報導,在這18家獨角獸業者中,大陸地區業者就占了10家;美國業者6家;法國業者1家。 在大陸業者方面,屬于小米生態系一環的業者就占了5家。包括小米、納恩博(電動平衡車與獨輪車業者)、華米(智慧手表與健康手環等穿戴式裝置)、紫米(智慧型手機及智慧手表周邊設備),以及智米科技(智慧家電)。其他業者分別為無人機業者大疆**科技、單車共享服務業者摩拜單車與小黃車、智慧型手機和配件業者魅族、智慧型電動車業者蔚來汽車,以及電子書閱讀裝置業者掌閱科技。不過掌閱科技因涉及夸大資金規模,已于日前被剔除獨角獸資格。大陸摩拜單車與小黃車的快速崛起(均僅成立3年),凸顯出當地民眾在交通與支付方式上的消費行為正在快速改變。此外,由于摩拜單車與小黃車都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這也凸顯出大陸業者已在邁向進軍海外市場的新時代。由于大陸地區具有強勁國內市場、龐大制造生態系、充分科技人才等各種有利條件,因此投資活動熱絡。資料顯示,2017第1季大陸創投投資金額約占全球總投資金
PCB行業新技能:自動化設備+工業機器人
(0)自從有了機器人之后,工業是邁進了一個新的發展模式,機器人的助力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人員的負擔,還使工業發展得到了更高效的生產。如今,工業機器人+ 自動化設備的生產模式將成為PCB行業轉型發展的新趨勢。PCB行業是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行業,但也依然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大量的自動化設備是需要人工操作和流水線作業的,一個中等規模的PCB企業就有數千名員工。隨著產業轉移與升級、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經濟結構轉變帶來的城市生活成本上升,以及80、90后員工隊伍管理難度和流動性大等因素,PCB廠商正經受著越來越嚴重的用工短缺與勞動力成本上升的挑戰,及隨之帶來的對生產計劃、產品質量和盈利能力的影響。與此同時,隨著機器人性能的提升和價格的下降,以“自動化設備+工業機器人操作”取代傳統的“自動化設備+人工操作”的生產模式將成為PCB行業轉型發展的趨勢。一、工業機器人的種類及特點工業機器人是一種通過重復編程和自動控制,能夠完成制造過程中某些操作任務的多功能、多自由度的機電一體化自動機械裝備和系統,它結合制造主機或生產線,可以組成單機或多機自動化系統,在無人參與下,實現搬運、焊接、分揀、裝配和噴涂等多種生產作業
擰燈泡、捏住紙 這么軟的機器人你一定沒見過
達普芯片交易網 (0)傳統印象里的機器人,不管是工業用的還是家庭用的,不管長得像不像人,似乎都是“鋼筋鐵骨”,冰冷、笨重,有時候看著還有點侵略性。不過,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簡稱UCSD)的研究人員*近發明了一款新型軟體機器人,不僅能夠輕松擰燈泡、擰瓶蓋、轉螺絲刀,甚至還能捏住一張薄薄的紙。擰瓶蓋“我們開發的這款軟體機器人抓手使用觸覺傳感技術對其所接觸的物體進行建模,”UCSD的機器人專家MichaelTolley對digitaltrends說,“通過反復觸摸和旋轉物體,機器人抓手可以繪制出該物體的點云圖(點云是產品外觀表面的點數據集合),從而感應正在操縱的物體,感覺起來就像是我們在自己的口袋里摸鑰匙。”“這個機器人抓手在旋轉、感應和模擬物體的能力方面是****的,并且可以在光線較暗、能見度低和不確定的環境下工作,”MichaelTolley補充道。從圖片中我們能看出,該機器人抓手有三根柔軟的“手指”,每根“手指”由三個氣動柔性驅動器組成,施加氣壓便可移動。此外,每根“手指”外面都包裹了一層由硅橡膠制成的智能“皮膚”,其中嵌入了由導電碳納米管制成的傳感器。碳納米管的電導率會隨手指的彎曲程度變化,“皮膚”可以感
機器人
6中國機器人走向世界舞臺中心
中國電子報 (0)機器人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公司創始人、總裁曲道奎經過30年的發展,中國機器人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已經形成了近3000家從事機器人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工程應用以及零部件配套的產業集群,中國機器人市場正在進入高速增長期。機器人產業迎來彎道超車機會如今,隨著人工智能、生物學習、感知系統的興起,中國企業在相關領域投入的資源和力量超越全球平均量。隨著新一輪科技和產業**孕育興起,前沿技術與機器人不斷融合,新材料、新技術、新應用場景不斷出現。在*近3~5年里,我國**機器人市場快速發展迭代,各種新興機器人都已經和美、德、日等發達國家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甚至有很多領域已經超過了國際水平:比如圖像、語音等技術已經達到****水平,控制器、伺服電機等關鍵零部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近年來,由于勞動力危機、經濟結構不合理、部分行業產能過剩、技術與產品的快速更新等問題而引發的制造模式的變革,使得傳統工業機器人不能完全滿足差異化、個性化的市場化需求,倒逼了更柔性的新一代工業機器人的迅猛發展。與過去的單一產品不同,機器人能帶動整個國家在技術、產業以及其他領域的共同發展,起到平臺性
**驅動**農業大省安徽走上后發趕超之路
新華社 (0)新華社記者汪延、程士華、董雪 高新技術產業對全部工業增長貢獻率高達65%,新產業、新產品、新業態格外搶眼……從上半年安徽省統計局發布的經濟數據看,**驅動正**農業大省安徽走上后發趕超之路。新動能成拉動增長的主要力量今年上半年,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首超萬億元,同比增長19.6%,實現增幅連續四年增長,對全部工業增長貢獻率從去年同期的59.7%增長到65%。同時,集成電路、鋰電池、工業機器人、液晶顯示屏、民用無人機等新產品創造了18%的規上工業產值。“新動能已成為拉動增長的主要力量。”安徽省經信委經濟運行局副局長張曙光說。堅持**驅動核心戰略,使曾經的農業大省正在經歷經濟蛻變。2012年,安徽高新技術企業只有1742家,到去年末增加到3863家,躍居**第8位。今年上半年,安徽省電子信息制造業漲勢迅猛,完成產值2001.3億元,同比增長27.7%,比去年同期提高8.1個百分點。對工業增長貢獻率為15.6%,增速、貢獻率均替代汽車裝備制造業,居40個工業行業之首。安徽省統計局副局長趙金寶說,安徽這次的新舊動能轉換有著廣泛而扎實的基礎。近年來“工業結構調整優化持續向好,技改投資增長保持高位
大陸攻大數據人工智能,臺灣有三機會兩挑戰
中央社 (0)資策會 MIC 表示,中國大陸聚焦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臺灣在芯片、公部門數據和智能工廠有三大機會,不過在機器人與無人系統、漢語文人工智能上,面臨挑戰。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上午舉辦 2018 科技產業趨勢前瞻記者會。MIC 指出,中國大陸積極布局“中國制造 2025”智能制造與“互聯網+”,兩者核心技術聚焦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將借助工業大數據發展服務型制造,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邁入智能制造發展階段,以促進發展人工智能。MIC **總監陳子昂指出,臺灣正處于發展人工智能的階段,大陸如何發展人工智能,都將會帶給臺灣不同的機會與挑戰,同時也是下半年與前瞻 2018 年的觀測重點。陳子昂認為,中國大陸發展人工智能,可帶給臺灣三大機會。首先是人工智能強調快速運算能力,需要具備高性能芯片等條件,大陸資金大舉投入,勢必影響臺灣人工智能芯片發展。其次,臺灣優勢在于較大陸累積更多的公部門領域數據,特別是在交通與醫療領域,有利臺灣未來發展人工智能在交通與健康醫療應用。再者,陳子昂指出,雖然大陸政策重點發展智能制造,并規劃創設智能制造***示范區,但其制造業著重在高階裝備制造,智能工廠等小范圍應用并非
研究:美86%行銷長計劃投資AI以推升營收
DIGITIMES (0)據研究機構Persado針對百余名行銷長訪問,逾86%的美企行銷長有意在2017年將投資于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領域,顯示零售業打算大舉發展人工智能(AI)技術以推升營收。 其中,大約一半(47%)的受訪者表示將投資5,000萬美元于AI技術;25%有意投資逾1億美元。而37%行銷長投入AI的目的是推升營收,13%則期待透過AI提升品牌知名度。而45%的零售業者預計在2020年以前開始利用AI技術;目前AI已經用在其他目的,例如對抗零售業詐欺等行為。對此Retail Dive網站認為,拜亞馬遜(Amazon)內建Alexa語音助理的Echo逐漸風行之賜,AI技術在零售市場的重要性可說水漲船高:研究結果也顯示AI在零售業的能見度和重要性持續攀升。Persado全球客服消費者部門**副總裁Ryan Deutsch指出,多數大型零售商的確掌握龐大的資訊,但卻不知道如何消化處理這些數據。AI和機器學習分析的結果,可帶來**的行銷策略,然關鍵仍在于利用AI技術達到特定目標,并反映在銷售數字上。研究顯示,若以0~4分評分且4分為滿分,行銷人員自認*不擅長的領域包括“個人化產品
機器人:中國與發達國家一同起跑
中國電子報 (0)機器人產業始終站在科技**的風口,作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熠熠生輝。如今,隨著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制造業加速融合,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更是給機器人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加快推動機器人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共識,全球各主要國家紛紛將促進機器人技術和產業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機器人產業發展。《中國制造2025》明確將機器人作為重點發展領域。近年來,我國陸續出臺《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等政策,著力推動機器人產業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積極打造面向全球的機器人技術和產業生態體系。目前,我國機器人產業在規模、技術、應用、集聚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產業規模快速擴大工業機器人成就矚目通過多年的??場培育和應用推廣,我國機器人產業規模快速擴大。據IFR統計分析,2016年我國機器人產業規模**突破50億美元,預計2017年將達到62.8億美元。近五年規模增速基本保持在20%以上,成為全球機器人產業規模穩定增長的重要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工業機器人是先進制造業的關鍵基礎裝備,其研發及產業化應用是衡量國家科技**綜合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