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
31三星或采取谷歌式管理架構 任命美國人為董事長
新浪科技 (0)北京時間10月16日晚間消息,韓國媒體今日發表文章稱,隨著三星電子副會長權五鉉(Kwon Oh-hyun)的辭職,三星的管理架構也將作出相應改變。與硅谷公司一樣,三星很可能賦予董事會更大的權力,并可能任命一位美國人擔任董事會主席。三星上周宣布,公司CEO兼副董事長權五鉉決定退出管理層。為確保平穩過渡,權五鉉將等到2018年3月任期結束后卸任。權五鉉當時稱:“我認為,現在是時候讓公司重新開始了。我們需要新的精神和更年輕的***,以更好地應對迅速變化的IT行業所帶來的挑戰。”三星一位高管稱:“權五鉉將探望獄中的副董事長李在镕,希望李在镕能理解他的辭職決定,并討論繼任者問題。”明年3月,三星電子將選出下一任董事會主席。他將可能是一名外部董事,而非內部董事。去年3月,三星修改了公司章程,允許任命外部董事擔任董事會主席。一位業界高管稱:“李在镕是否希望采取基于董事會的管理架構,就像Facebook和谷歌那樣?如果李在镕被判無罪,他將繼續保留董事會席位。否則,一名擁有全球聲譽和能力的職業經理人可能會被任命為董事會主席。”有業內人士預計,三星半導體部門總裁Kim Ki-nam有望接替權五鉉,成為三星
2Q17全球半導體EDA市場規模達22億美元
DIGITIMES (0)由于傳統半導體市場銷售維持強勁,再加上新領域芯片設計,與新設計取向興起,近年全球整體半導體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市場規模持續成長。電子系統設計聯盟(ESD Alliance)*新公布的市場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第2季全球包括EDA、半導體知識產權(SIP),以及服務等在內的整體EDA產業市場規模年增9.8%,達22.09億美元;連續4季移動平均值(four-quarters moving average),也較前期成長11.3%。明導國際(Mentor)執行長Walden C. Rhines表示,第2季各范疇EDA產品,以及各區域市場規模都呈現年增。尤其是印刷電路板(PCB)與多芯片模組(MCM)、SIP,以及亞太地區市場規模都出現雙位數百分比成長,幅度創近五年第2季之冠。這反應出除傳統半導體市場外的其他新領域市場成長。其中包括新客戶或新應用所需要的系統設計部分。在產品范疇方面,第2季電腦輔助工程(CAE)市場規模年增2.2%,達6.77億美元。連續4季移動平均值也成長8.7%。IC實體設計與驗證(IC Physical Design & Verification)市場規模為4.3
全球功率半導體規模2021年將達400億美元
DIGITIMES (0)在車用與產業用功率半導體銷售成長推動下,2016年全球整體功率半導體市場銷售額年增3.9%。預估2017~2021年該產品銷售額還會繼續成長,合計2016~2021年全球功率半導體銷售額年復合成長率(CAGR)為4.8%。IHS Markit表示,2016年全球各類功率半導體產品,以及各地市場銷售額都出現成長。其中又以功率離散半導體,以及大陸市場的銷售成長表現*為顯眼。2017年包括功率離散元件、功率模組以及功率IC等產品在內的全球整體功率半導體市場銷售額,預估將再成長7.5%,達383億美元。2021年銷售額還會攀升至約400億美元。相較于2015年全球功率半導體銷售額年減4.8%,目前銷售成長已重新回穩。就產品應用面而言,2016年車用與產業部門功率半導體銷售表現強勁;銷售額分別年增7.0%與5.0%。在車用部分,隨著如盲點偵測、防撞系統,以及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ACC)等原本配備在豪華汽車中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功能,也開始配備在中階汽車中,推動了該部分車用功率半導體銷售額的成長,年增率達雙位數百分比。此外,配備有高階啟動-停車(start-stop)電力逆變器系統的車
莫大康:半導體業成功的信心來自那里?
集微網 (0)基于上述分析,現階段中國依靠的是國家的力量來發展半導體業,但是它不再是補貼型,而是同樣依市場驅動,要求有回報率。然而由于國情不同,它的發展模式不一樣,可能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但是相信我們*終一定能取得成功。-莫大康2017年10月16日 01 引言 對于中國半導體業的發展,西方站在不同的立場看待我們,認為從市場、技術與人材等方面分析,中國的先進工藝制程,如28納米及以下生產線尚不具備充分的條件,從投資回報率角度可能是不經濟的,應當學習那些全球**IDM廠商擁抱代工,顯然此等論調對于我們是**不可接受的。基于國家**角度,我們一定要另辟“新路”,迅速突圍,加快增強自主能力。因此現階段的發展受到西方部分人士的種種質疑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也要提請他們注意,在被逼無奈的前提下,基于自身利益出發,中國半導體業會在國家資金為主導推動下,加速向市場化過渡,而且一定會走“先擴充,后完善”的道路,意即首先興建少量的生產線,擴充部分先進工藝制程的產能,然后逐步完善的道路。其中兩難的抉擇是擴充什么樣的產能?以及擴充多大?以及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完善,走真正市場化的道路。02 成功的信心來自那里? 國家真下決心與全
深度:中芯國際詳解梁孟松、趙**雙劍合璧
集微網 (0)集微網上海報道 10月16日晚間中芯國際召開臨時董事會議,正式宣布梁孟松出任中芯國際聯合CEO(Co-CEO),并自即(16)日起生效。業界猜測了一年多的關于梁孟松的任職問題終于確定,雙CEO的的結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梁孟松的就任開啟了中芯國際**執行官的“雙CEO”制,在中國半導體企業中也是首例,未來梁孟松也像趙**一樣,直接向董事會負責并匯報。中芯國際發布的公告稱:梁博士已與本公司簽訂董事服務合約(其中規定任命為執行董事之條款),任期自2017年10月16日起至本公司于2019年舉行的股東周年大會為止。此外,梁博士亦會與本公司訂立勞動合約(其中規定任命為聯合**執行官之條款),建議任期為3年。梁博士被任命為聯合**執行官,無須由股東重選,亦無須輪值退任。作為本公司聯合**執行官兼執行董事,梁博士有權獲得稅后200,000美元的年度現金酬金。梁博士的薪酬方案由董事會根據本公司董事及**管理人員薪酬政策及參考董事會薪酬委員會的建議厘定。股權方面尚未公布。至此,中芯國際董事會將包括四名執行董事,包括:周子學 (董事長)、趙** (聯合**執行官) 、梁孟松 (聯合**執行官) 、高永
半導體
32
12年接班布局 張忠謀為何選他們扛起霸業?
今周刊 (0)10月2日下午2點鐘,在計算機前工作的臺積電員工,屏幕上飛來一封公告:「本公司張董事長將于明年6月上旬股東會召開完后退休,不再參與任何管理經營部門工作......」。 這短短兩百多字,宣示著臺積電即將改朝換代!臺積電一年獲利占臺灣整體制造業高達22%,股票總市值達5.7兆元新臺幣,占臺股18.5%的權重,因此董事長張忠謀如何挑選、培養接班人? 如何為接班人鋪路? 皆讓企業經營者與繼承者們張大眼睛瞧著。然而,光榮交棒的背后,還是有不小雜音存在。 大家*不放心的是,因為對劉德音與魏哲家兩人的陌生,不禁油然生起「他們倆扛得起像臺積電規模這般巨大的企業嗎? 」「面對南韓三星電子與Global Foundry(美國格羅方德)的強勢進擊,他們倆能守住臺灣半導體制造的霸主優勢嗎? 」謎一樣的劉德音他搞定蔡力行辦不到的事劉德音1954年生,今年63歲,比魏哲家小1歲,1993年進入臺積電,迄今24年,比魏哲家多5年。 但是,年齡與年資應不是他被張忠謀選為董事長的原因,而是深謀遠慮的性格。大同初中畢業的劉德音,后考上建國中學,再考上臺大電機系。 建中老師吳英蜀印象中的劉德音,解答數學習題時,總是寧愿用比
日歐系新能源車市場潛力大 導線架廠全力搶攻**車用
DIGITIMES (0)隨著油電混合、純電動車成為全球車廠發展趨勢,不管是豪華品牌的賓士(Benz)、BMW、奧迪(Audi)、Lexus、大眾品牌的福斯(VW)、寶獅(Peugeot)、豐田(Toyota)、福特(Ford)等,皆把新能源車列入發展計劃,加上大陸官方也訂立明確的新能源車政策,推動車用高規導線架(Lead Frame)需求看增。透過一線IDM大廠間接切入車廠供應體系的導線架廠界霖、順德、長華科等,2018年營運可望持續保持成長動能。熟悉導線架業者透露,今年以降,IDM大廠為了確保供貨穩定,已經下足半年的訂單,也使得臺系導線架業者能見度都至少看到2018年第1季。熟悉導線架廠界霖人士表示,界霖透過購并日系大廠住友金屬導線架部門(SHM),間接搶入日系車廠供應體系,包括豐田、本田(Honda)、馬自達(Mazda)、日產(Nissan)等,都透過封裝廠以及IDM客戶間接切入,由于界霖與日本SHM對于汽車產業的發展策略不謀而合,現今正積極調整臺日資源整合,只是需要一點時間醞釀,預計2017年底可望使界霖車用相關產品營收比重提升到30%水準。事實上,界霖間接切入的車廠業者也不只日系廠商,歐系才是相對大
張忠謀:大陸有供給過剩風險,追趕臺積電需花數年時間
集微網 (0)集微網消息,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接受外媒專訪表示,臺積電打造3nm新廠的投資金額預估多達逾二百億美元, 估計未來五年臺積電資本支出將以百分之五到十的幅度成長;他并表示,中國大陸業者尚需數年時間才有機會達到臺積電的技術水平。 張忠謀還預言未來十至廿年內將出現無人駕駛出租車,而未來人工智能(AI)將取代許多醫生,臺積電「將參與其中」,物聯網、汽車業、高效運算和移動運算是臺積電已確認的四大成長平臺。張忠謀在新竹總部接受彭博信息、日本經濟新聞與路透專訪。 關于臺積電三納米制程新廠將落腳臺南科學園區,張忠謀說:「等到我們達到所有所需產能時,我想我們可能會花費一五○億美元以上。 」「那是保守估計,**一點說,有可能會花到二百億美元以上。 」張忠謀表示,臺積電未來每年資本支出提高至多達一一○億美元,因為隨著芯片制程技術愈復雜,所需成本也愈高。 目前臺積電每年資本支出約一百億美元,以維持與英特爾和三星電子并駕齊驅。對于中芯國際、清華紫光等大陸官方扶植的半導體業者競相建立產能,加入晶圓代工競賽,張忠謀警告說,大陸業者在成熟的制程可開出產能,但有供給過剩風險,然而在先進制程上「 技術是用錢買不到的」,他認為
長電科技擬定增募資45.5億 產業基金躍居**大股東
證券時報 (0)證券時報記者 朱雪蓮 9月29日晚間,長電科技(17.300, 0.00, 0.00%)(600584)作為中國內地*大、全球第三大的集成電路委外封裝測試(OSAT)企業,在停牌10日后,如期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具體預案。長電科技此次擬定增不超過2.72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45.5億元,其中,計劃向年產20億塊通信用高密度集成電路及模塊封裝項目、通訊與物聯網集成電路中道封裝技術產業化項目分別投資16.2億元、16億元,此外的13.3億元將用于償還銀行貸款。長電科技此次非公開發行方案尚需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以及獲得證監會的核準。公司將于10月9日起復牌。借定增擴大規模提升盈利“通過此次定增,長電科技將擴大主業規模,更好分享半導體行業景氣。”一位長期跟蹤長電科技的券商研究員對記者表示。受益于存儲器價格上揚等因素的驅動,2017年上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延續2016年下半年的強勢,中國也不例外,1~6月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2201.3億元,同比增長19.1%。其中,封裝測試業銷售額800.1億元,同比增長13.2%。長電科技業績表現也不俗。盡管星科金朋仍大幅虧損,但虧損幅度有所下降,而且原長電
富士通淡出半導體事業!8寸晶圓廠賣安森美
富士通 (0)富士通(Fujitsu)10日發布新聞稿宣布,旗下子公司富士通半導體(Fujitsu Semiconductor)所屬的8寸晶圓工廠“會津富士通半導體制造公司(Aizu Fujitsu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將賣給美國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富士通半導體已和安森美達成共識,安森美計劃在2018年4月1日追加取得上述8寸晶圓廠30%股權、將持股比重從現行的10%提高至40%,且之后也計劃進一步提高持股比重,目標在2018年后半提高至60%、2020年前半提高至100%。據日經新聞報導,富士通正加快淡出半導體等非核心事業、將公司資源集中至IT服務事業。據報導,安森美預估將出資約20億日圓追加取得上述8寸晶圓廠30%股權,且該8寸晶圓廠收編在安森美旗下之后也計劃擴增產能。
半導體
33臺積電雙首長制,張忠謀「*后貢獻」能成為典范?
天下雜志 (0)
張忠謀宣布,確定明年6月退休,并由魏哲家出任「總裁」、劉德音出任「董事長」。 「雙首長平行領導」的布局,被視為是張忠謀對臺積電的「*后貢獻」——屆時若接班順利,這樣的模式能不能一解企業長期**的接班問題,將是一大看點。打從2013年,張忠謀宣布劉德音、魏哲家升任共同執行長。 業界便一直在觀察、猜測,究竟*后誰會脫穎而出,成為這家全球第29大企業的真正接班人。這個比賽,終于告一段落。10月2日下午,臺積電在總部舉行記者會,張忠謀宣布,明年6月上旬股東大會后退休。 他不續任董事,也不參與任何經營管理相關工作。屆時,臺積電將采取「雙首長平行領導」制,現在兩位共同執行長之一的劉德音將擔任董事長,魏哲家則擔任總裁。董事長和總裁如何分工? 張忠謀說明,劉德音將領導董事會,作為臺積電對外的*高代表,以及決策的*后把關者;總裁魏哲家則是在董事會的原則下,負責策略經營。 公司對總裁報告,而總裁對董事長及董事會報告。「總裁」這名稱令人有點疑惑。 因為美國有些科技企業的二把手,位居CEO(執行長)之下的「President」,一般也譯為「總裁」。不過,臺積電的英文新聞稿,寫明魏哲家接任「Chief Exec
集成電路制造業產值突破千億元 投資活躍短板猶存
新華社 (0)新華社記者高少華 近年來我國集成電路制造業快速發展,年產值已突破千億元大關,與此同時國內正迎來新一輪集成電路投資建廠熱潮。專家認為,雖然當前投資活躍,但我國集成電路制造業依然形勢緊迫,需要進一步加大**發展、聚焦發展。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陳賢在近日舉行的“2017年第20屆中國集成電路制造年會”上表示,2016年我國集成電路制造產業產值首度超過1000億元大關,達到1126.9億元;今年上半年,集成電路制造業繼續保持良好成長勢頭,在全行業中增速*快,同比增長25.6%,產業規模達到571億元。目前國內多地正迎來新一輪集成電路晶圓制造投資建廠熱潮。據國際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協會(SEMI)預測,2016至2017年間,全球確定新建的晶圓廠有19座,其中,國內就占了10座。雖然投資活躍,但國內集成電路制造業面臨的挑戰仍不容忽視。國內晶圓制造技術落后于****水平達2代,缺乏有規模的集成器件制造(IDM)企業。即使在目前芯片制造業快速增長的同時,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華外資公司的增長。在目前中國前十大芯片制造公司中,外資公司數量占據一半,營收比重占到56%。“中國集成電路產品的全球市場份額仍然
半導體教父將〞裸退〞 臺積電如何持續**?
今周刊 (0)在外界完全沒有任何訊息的情況下,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突然在新竹召開記者會,宣布明年裸退的消息,同時也公布了他的接班計劃,未來的臺積電將采取雙首長制,由劉德音擔任董事長,魏哲家擔任總裁,眾所矚目的兩人如何分工? 張董確立了平行領導機制,出任董事長的劉德音將領導董事會,成為今后臺積電對外的代表人,也是臺積電*后決策的把關者。董事長握有實權,必須熟悉一切外在環境,也要熟悉公司內部運作。魏哲家當總裁則必須在董事???至高的領導下經營公司,擬定公司戰略及營運方針,也要對董事會報告。〞雙首長機制確立,董事會將扮演協調要角**很多人擔心雙首長制會不會出現一山難容二虎的狀況,張忠謀董事長說,臺積電董事會很Outstanding(杰出的),讓他很有信心。臺積電聘了五位獨董,其中有二位是來自國際的半導體專家,他們可以給臺積電營運很好的建議。因此,張忠謀董事長說,董事會可以協調他們兩人未來的角色扮演。在這場三十年來別開生面的記者會上,張忠謀話匣子一開,完全吐盡了心中事,從他的談話中,大家可以感受到張忠謀在二○○九年重新出任總執行長后,這次終于卸下肩上重擔,真的「無罣無礙」,追求人生退休生活去了。張忠謀答覆記者提問
半導體
34兩次落榜 成就半導體教父
經濟日報 (0)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連續兩次爭取麻省理工學院(MIT)博士班資格考落榜,陰錯陽差卻成就這位半導體教父。 對于這份工作的熱愛,讓他在昨(2)日的宣布記者會上不禁直言:「人如果可以長生不老,我會做下去。 過去30年是我人生*快樂的時光。 」 張忠謀的接班和交棒計劃共分三階段,前后長達12年的時間打造**裸退計劃。 從這次對于接班人劉德音、魏哲家的職務分配,還有退休和接班時程的發布時間來看,更彰顯他處事之細膩。張忠謀1931年生,今年86歲。 他在1949年前往美國波士頓就讀哈佛大學,再轉學至麻省理工學院(MIT)念機械工程系,獲得學士與碩士學位。在一般人看來很順利的人生,卻有一段令他*難忘的插曲。 張忠謀原本信心滿滿準備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資格考,希望未來能在大學擔任教授的工作,沒想到落榜兩次,之后取得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博士。但根據MIT規定,兩次博士生資格考未能通過,將終身不得錄取。 兩度落榜,判定他此生無法進入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班,讓他足足有一周的時間吃不下也睡不好。張忠謀花了一周的時間調適心情,拿著MIT的碩士學歷踏入半導體業,一路從德儀到通用儀器,跟著回臺擔任工研院院長并籌辦臺積電,
半導體之父退休,妻子:心中的不舍,無法形容
壹周刊 (0)
2001年除夕,當時70歲的張忠謀與57歲的張淑芬在美國結婚。 張忠謀個性嚴謹規律,張淑芬則是熱情開朗,兩人可說是相當互補。 對于二人的相處之道,張淑芬說:「夫妻不必追求太多東西,平淡安祥就是*大的幸福,我跟我先生擁有的就是這些。 」張忠謀在公司是個不茍言笑的董事長,他的威嚴常令下屬畏懼,但他感性的一面,張淑芬則是看在眼里、感受在心里。 張淑芬曾這么形容張忠謀說:「他是個正直、單純、不虛偽的人。 」對張忠謀交棒CEO問題,張淑芬只說:「尊重他的決定與做事。 」然而,身為妻子,看著張忠謀全心全意投入,張淑芬字字斟酌,緩慢地說;「心中的不舍,無法形容。 」
后張忠謀時代來臨,臺積電擘劃2022年藍圖
DIGITIMES (0)2017年10月適逢臺積電創立屆滿30周年,董事長張忠謀宣布,將于2018年6月上旬股東大會后退休,不續任下屆董事亦不參與任何經營管理部門工作,如此的“裸退**”撼動中秋節前夕的寧靜,更讓全球半導體產業陷入沸騰議論,宣告臺積電、臺灣半導體產業將正式進入“后張忠謀時代”! “裸退**” 業界:回鍋機率零2017年10月2日張忠謀宣布:“本人將在此屆董事任滿,2018年6月上旬股東大會后退休。本人將不續任下屆董事,亦不參與任何經營管理部門工作。”這一紙退休**是言簡意該,有別于張忠謀在2013年將執行長大位交棒給共同執行長劉德音、魏哲家時,他不斷強調會做個“會管事的”(hands-on)董事長,但這一次的交棒,張忠謀不但宣布退休,也不續任董事,更強調不參與任何經營管理,完完全全是“裸退”,業界認為,他回鍋機率幾近于零。張忠謀挑選這個時間點發表他的退休**,三十周年慶的前夕、宣布3奈米正式留在臺灣之后,時間漂亮且**。2017年10月23日,是臺積電舉行三十周年慶活動的盛大日子,在前21天正式宣布退休,讓全球嘩然的輿論達到沸騰高點,10月23日當天,會是屬于張忠謀**的“Farewell P
半導體
35東芝設跨部門組織強攻車用半導體,營收拚增 5 成
精實新聞 (0)東芝(Toshiba)29 日發布新聞稿宣布,旗下事業公司「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s & Storage Corporation(TDSC)」為了擴大車用半導體事業,將在 10 月 1 日設立由社長直轄的跨部門組織「車載戰略部」,期望藉此強化車用半導體營銷,目標在 2020 年度將車用半導體事業營收擴增至 2016 年度的 1.5 倍(即較 2016 年度成長 5 成)。 東芝指出,隨著車輛生產數量增加,全???車用半導體市場規模預估將在今后 5 年內從約 3.8 兆日圓成長至約 5 兆日圓的規模,其中尤以駕駛支持、電動化相關領域有望持續呈現增長。據日經新聞報導,東芝在出售以內存為主軸的半導體事業子公司「東芝內存(TMC)」后,LSI、模擬 IC、電源控制芯片等內存以外的半導體事業仍將留在東芝,而東芝于今年 7 月將內存以外的半導體部門分拆出去成立「TDSC」。據報導,東芝車用部門(不含內存和硬盤機)2016 年度營收約 700 億日圓,之后計劃在 2020 年度將營收提高 5 成至 1,000 億日圓以上水平。
張忠謀的繼承者們 半導體業界高層提兩大觀察重點
經濟日報 (0)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即將于明年6月退休,由劉德音與魏哲家雙首長平行領導,半導體業界高層指出,后續對臺積電的發展觀察,可有兩大重點,一是繼任者能否持續掌握如蘋果等大客戶,二是能否有魄力持續大筆投資,以保持競爭力。 臺積電目前是晶圓代工龍頭,業界高層認為,張忠謀德高望重,有他在感覺就是不同,在他退休之后,要先觀察后續臺積電的大客戶訂單是否可穩住。另外,還有個問題是,過去張忠謀主導臺積電進行大筆投資,股東們都會買單,接下來該公司是否還能持續投資,而且還要獲得股東大力支持,仍需要觀察。
張忠謀:有信心雙首長再創奇跡,未來營收續年增5~10%
工商時報 (0)臺積電(2330)董事長張忠謀表示,有信心雙首長劉德音、魏哲家將連手為臺積再創奇績,臺積電未來幾年營收仍將逐年成長5~10%,高于世界經濟以及世界半導體平均成長率,且將維持結構性獲利能力。 張忠謀表示,過去沒有一刻萬里無云,現在也挑戰仍多,但臺積電總是再創奇跡,張忠謀相信雙首長劉德音、魏哲家也將連手再創奇跡。臺積電訂下以美元計營收持續成長5~10%的長期目標,張忠謀表示,今年公司營收以美元計將成長近10%;長期來看,臺積電年復合營收持續成長5~10%的目標不變,這將高于未來幾年的世界經濟成長, 也將高于未來幾年全球半導體的平均成長率,并看好公司良好的獲利結構可在雙首長的領導下延續。臺積公司三年前由共同執行長劉德音、魏哲家接任,負責公司重要的接單,因此張忠謀表示,不會因為他退休而有掉單的疑慮。臺積電今年10月將歡慶創立30周年,張忠謀領導臺積電以**的商業模式,稱霸全球晶圓代工市場多年,成為市值5.7兆臺幣的國際半導體巨擘。 另外,智能型手機近年強勁成長,張忠謀表示,臺積電及自己應也有推動的功勞。
半導體
36美日韓聯盟內部意見分歧,記者會臨時取消
TechNews (0)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日本科技大廠東芝(TOSHIBA)在 28 日宣布,以 180 億美元的價格,將旗下半導體業務出售給由美國私募基金貝恩資本(Bain Capital)領軍的「美日韓聯盟」。 而就在所有人以為一切塵埃落定之際,將對外公開有關此次交易的媒體記者會,卻在 29 日召開前突然被取消。 對此,貝恩資本表示,「美日韓聯盟」內部沒有就是否召開媒體記者會達成一致的共識,并且還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由于「美日韓聯盟」由 8 個成員所組成,而且各成員間彼此有著太多的競爭利益尚未協商完成的情況下,終止了此次媒體記者會的召開。報導指出,有知情人士透露,東芝半導體部門是全球規模**大的 NAND Flash 閃存廠商。 本來,東芝與貝恩資本已經在上周達成了出售的協議。 然而,由于聯盟成員之一的美國科技大廠蘋果(Apple)突然提出了新的內存供應條款。 因此,使得整體的交易協議簽署動作,一直被拖延到本周才確認。市場研究機構 Ace 研究所的一位分析師表示,這個聯盟的成員數量過多。 因此,他們彼此之間很難達成共識,但是,一旦交易*終能夠完成,則東芝將能夠規避很多的市場風險。報導進一步指出,本次新
美企提告三星晶圓代工侵犯24**
集微網 (0)集微網消息,美國半導體公司Tessera Technologies指控三星侵犯**,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等提出告訴。 Tessera Technologies 28日發布聲明稿稱,三星電子侵犯該公司24項**,涵蓋半導體制程、接合、封裝,影像技術等。 侵權的半導體產品包括三星旗艦機Galaxy S6、S7、S8、Note 8等。Tessera是Xperi的關系企業,Xperi**執行官Jon Kirchner表示,1997年三星**和Tessera簽約,之后20年持續受惠于Tessera的半導體技術。 該半導體**合約2016年12月到期,此后三星在未經授權、也未付費的情況下,持續使用Tessera**。Kirchner說,盡管該公司想達成協議,三星讓他們別無選擇,只能透過法律途徑捍衛知識產權。 該公司已向ITC、三個美國聯邦地方法院等提出告訴。韓媒BusinessKorea 8月19日報導,三星華城廠的18號線原定明年動工,如今三星決定提前至今年11月破土。 18號線的建筑面積為40,536平方公尺,總樓面面積為298,114平方公尺。 投資金額為54億美元,預定2019年
3D感測將對半導體產業產生積極影響
Digitimes (0)iPhone X的原深感鏡頭(TrueDepth 3D)是臉部識別功能Face ID的關鍵技術,取代Touch ID成為手機解鎖和移動支付的執行方式,是新iPhone*熱門的技術之一。其實3D感測技術已經存在多年,特別是在機器視覺等工業應用中,PC也已經使用3D感測,而手機采用后未來需求將日益增加。 據Semi Engineering網站報導,3D感測是透過時差測距(ToF)或結構光技術完成,ToF是將紅外線光源透過光學裝置散播至整個空間,透過對光從物體反射時間的測量,實現手勢識別功能,這項技術讓用戶可以非接觸方式,或使用遙控器等裝置來控制設備。空間的追蹤技術可用于擴增實境(AR)的各種應用,如iOS 11即包含擴增實境平臺ARKit,蘋果表示ARKit使用視覺慣性測距(VIO)**追蹤周圍世界,VIO將鏡頭感測器數據與CoreMotion數據結合,讓設備可以高精度感測房間內的移動方式,而無需額外的校準工作。意法半導體(ST)的FlightSense ToF產品花了8年時間開發,至今已經出貨1,500萬臺,FlightSense ToF是一個包括接近感測器、環境光感測器和雷射紅外光源的
長電定增募資45.5億,大基金成了大股東
集微網 (0)集微網消息,長電科技29日晚公告,擬向五名對象發行股份不超2.72億股,募資不超45.5億元,投資“年產20億塊通信用高密度集成電路及模塊封裝項目”、“通訊與物聯網集成電路中道封裝技術產業化項目”并償還貸款。公司現**、第三大股東芯電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各認購不超6.5億元、29億元,交易后后者將成公司大股東,但公司仍無實控人。公司股票10月9日復牌。 公司擬非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271,968,800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5.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按照輕重緩急順序全部投入年產20億塊通信用高密度集成電路及模塊封裝項目、通訊與物聯網集成電路中道封裝技術產業化項目和償還銀行貸款。股東芯電半導體根據本次發行前持有公司的股份比例同比例認購本次實際發行的股份數量,且芯電半導體認購的股份數量不超過38,827,559股,認購金額不超過6.50億元。股東產業基金認購金額不超過29億元,且本次非公開發行結束后,產業基金直接持有公司的股份比例不超過19%。金投**認購金額不超過5億元;中江長電定增1號基金認購金額不超過3億元;興銀投資認購金額不超過2億元。本
東芝2萬億日元出售半導體業務 或于2019年完成交易
21世紀經濟報道 (0)9月28日,東芝發布公告稱,已經和貝恩資本主導的日美韓聯盟簽訂半導體出售協議。至此,東芝的半導體子公司正式成為日美韓財團的囊中之物,交易金額為2萬億日元(約合1180億元人民幣)。 隨后,東芝還將在10月24日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上獲得股東的許可,并為各國的審查工作做準備。在這場轟轟烈烈的交易中,看官們*關注的則是財團中八大成員的出資情況、以及東芝面臨的利益糾紛難題。根據公告,日美韓聯盟將通過合資的Pangea公司對東芝半導體業務進行股權的收購。在具體的資金方面,東芝將出資3505億日元,日本HOYA則出資270億日元,貝恩資本出資2120億日元;美韓公司方面,SK海力士將以融資等方式出資3950億日元,蘋果、戴爾、希捷、金士頓將共同出資4155億日元;此外,東芝原有的債權銀行將對東芝融資約6000億日元。從持股比例來看,貝恩資本所主導的企業聯盟將持有東芝半導體49.9%股權,東芝將持有40.2%、HOYA將持有9.9%。不過,日本產業革新機構以及日本開發銀行仍有意向在后續跟進投資,因此日方持股比例有可能攀升至50%以上。這意味著,包括東芝和生產半導體材料的HOYA等日方團體將擁有東芝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