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波壓力**儀**老年下肢腫脹52例
蘭州**石家莊干休所衛生所 李曉莉
……
【摘要】
目的觀察空氣波壓力**儀**老年下肢腫脹患者的療效。方法選擇我部老年下肢腫脹患者52例,比較使用空氣波壓力**儀輔助**前后患肢的周徑。結果**前后患肢的周徑差異均有顯著性改變。結論空氣波壓力**儀**老年下肢腫脹患者具有療效好、**且經濟適用的特點。
【關鍵詞】
空氣波壓力**儀;老年;下肢腫脹
空氣波壓力**儀是一種物理性、非介入性**儀器。工作原理是:采用加壓泵增加神經血液灌注和氧合作用,通過提高神經的耗氧量達到改善功能的目的。下肢腫脹是老年人常見的臨床癥狀,常見的病因有靜脈功能不全、靜脈曲張、動脈硬化所致缺血性**、骨折、軟組織損傷、糖尿病足、血液抗凝、下肢深部血栓性靜脈炎、心功能不全、高血壓、特發性老年性下肢腫脹等。我們使用空氣波壓力**儀**老年下肢腫脹,效果顯著。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6年9月~2008年6月我休干所老年患者52例,男38例,女14例;年齡63~86歲,平均68.8歲。**前常規到上級醫院行相關檢查,明確診斷:股骨頸或下肢骨折術后17例、靜脈曲張12例、糖尿病足12例、高血壓8例、特發性老年下肢腫脹3例。
1.2 方法
1.2.1 空氣波壓力**儀由12腔空氣壓力波壓力產生器、12腔下肢套筒加寬帶構成。具有8種(模式A~模式H)**模式,每腔壓力0~200 mmHg可調,*長**時間99 min,**時可同時連接2個套筒。
1.2.2 **前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空氣波壓力**儀的大致原理及**的意義,說明**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及解決辦法,告知**過程中可能有壓力造成的不適,以消除恐懼心理,爭取其積極配合。
1.2.3 **儀由固定的醫務人員操作。**前先測量患肢肢圍,定點位于髕骨上緣上20cm,脛骨結節下15 cm處。**時令患者舒適而放松地平臥,這樣有利于肢體抬舉。將患肢放于**套筒內,將套筒拉鏈拉好,手術傷口部位的壓力應設置為0,以免引起傷口滲血及疼痛。其余部位壓力由30 mmHg逐漸增加至200 mmHg,以患者感到舒適為宜。**時間為每次30 min,1次/d,10 d為1療程,共**兩個療程。**結束后再測量肢圍,比較**效果。
1.2.4 醫務人員應注意觀察患者在**過程中有無頭暈、**、心慌、面色改變等。有冠心病史的患者需注意應將**時間縮短為15 min,以免回心血量劇增,心臟負荷過重,而導致病人心血管意外的發生。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0.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2 結果
**后患肢腫脹程度較**前明顯改善,無**反應,患者主觀滿意。**前后肢圍變化比較注:與**前相比較,*P<0.05,**P<0.01。
3討論
下肢腫脹的常規**是在積極**原發**的基礎上,使用脫水**加上患肢的功能鍛煉,但存在過程較長,癥狀較多反復的現象。我們在常規**患肢腫脹的基礎上,加用空氣波壓力**儀,取得了較好的療效。考慮與以下幾點有關:①空氣波壓力**儀的梯度壓力具有**壓力調節模式,通過在設定的**壓力下,空氣波壓力**儀氣囊從遠心端到近心端有序充盈,可對肢體反復加壓后再減壓,通過空氣波壓力的作用,依次按摩足部——小腿——膝蓋——大腿,作為一個圓周壓力循環周期。按摩速率與人體血流速率相近,從而產生如同肌肉收縮和舒張的作用,并取得充分的按摩效果,因此患者感覺更為舒適。由于其擠壓方向與人體血液流動方向保持一致而產生有效的生理性機械引流效應,可以加快肢體血液流速,漸進性地促進靜脈血液和**液從遠心端向近心端回流,加強動脈灌注,加速組織水腫消退,使局部代謝和炎性物質得以**,在消除肢體腫脹方面效果顯著。②通過空氣波壓力**的反復膨脹和收縮作用,可明顯改善血液循環,提高皮膚表面溫度,達到擴張、活化血管的效果,有效防止肌肉萎縮,起到改善肢體功能的作用。③臨床觀察表明,空氣波壓力**儀配合丹參川芎嗪注射液等**化瘀****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確切。
總之,空氣波壓力**用機械方式替代了人工按摩,減少了工作量,并無明顯副作用,值得在**保健中推廣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