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祁 (遼寧電力中心醫院遼寧沈陽 110011)
【關鍵詞】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性;空氣波壓力
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性**(LEAD)(1ower extremityather0sc1erotic disease)是指下肢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動脈狹窄甚至閉塞,使下肢組織出現慢性或急性缺血癥狀的**。LEAD是中老年人常見的臨床綜合征,我院引進空氣波壓力**儀**老年LEAD患者40例取得較好效果。
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性**(LEAD)(1ower extremityatherosc1erotic disease)是指下肢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動脈狹窄甚至閉塞,使下肢組織出現慢性或急性缺血癥狀的**。LEAD是中老年人常見的臨床綜合征。
空氣波壓力**儀(Intermitr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是一種物理**器械。工作原理是:通過對患者上下肢末梢至軀干的反復壓迫和松弛,能顯著促進血液靜脈和**回流,促進瘀滯靜脈排空及肢體血液循環,預防凝血因子的聚集及對血管內膜的粘附,改善肢體和末梢神經供血供氧,促進糖與血脂代謝,以及改善臨床癥狀及神經傳導速度。我院引進空氣波壓力**儀**老年LEAD患者40例取得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我科住院合并下肢血管病變患者4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齡62~91歲,平均(75.1±3.5)歲。LEAD診斷標準:(1)有下肢癥狀(間歇性跛行、下肢靜息痛、足溫低、毛發少或足部皮膚紫紺)、股動脈聞及雜音、足背動脈或脛后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2)靜息ABI<0.90,或TBI<0.60,或運動后ABI下降20% (3)超聲多普勒檢查和其他影像學檢查(cT血管成像、MRA、血管數字減影造影)顯示下肢動脈硬化狹窄或閉塞性病變。
1.2**方法所有患者均經飲食控制,血壓穩定后開始**,**采用空氣波壓力**儀選用下肢氣套,根據病情設定充氣壓力20~60 mm Hg,多
種模式組合**,充氣時間20s,放氣時間20s,**時間20~40 min,每日1~2次,可同時**2個肢體,療程3~4周。
1.3監測指標(1)測定**前后患者ABI和足背動脈血流量,分別采用英國亨特萊MD2血管多普勒儀和東芝納米3O彩色超聲多普勒儀測定。(2)患肢癥狀變化。
1.4療效判定標準根據下肢缺血癥狀,**前后無變化為無效,部分改善(如間歇性跛行的行走距離較**前增加1倍或以上;靜息痛、冷感或麻木感部分減輕)為有效;明顯改善(如間歇性跛行的行走距離較**前增加2倍或以上;靜息痛、冷感或麻木感明顯減輕或消失)為顯效。癥狀加重為惡化。
1.5統計學方法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以SPSS10.1軟件處理。
2結果
40例患者36例癥狀改善,顯效23例,有效13例,無效4例,惡化0例,總有效率90%;**前后患肢ABI和足背動脈血流量變化見表1。
3討論近期的證據表明IPC能顯著改善下肢缺血病人的動脈血流,可以改善動靜脈梯度壓力、全身、肌肉、皮膚的血流。國內文獻報道IPC**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靜息痛、麻木無力感、間歇性跛行、皮膚蒼白和行走距離均有顯著改善,與國外文獻一致。可能的機制是:促進足底靜脈回流、減少下肢靜脈壓、增加動靜脈壓力梯度,減少外周動脈阻力,增加擴張血管因子的釋放(如一氧化氮,環前列腺素)短暫的動靜脈之間血流暫停和充盈也有助于改善血液供應。國外文獻報道IPC**可以促進纖維蛋白溶解,而對血小板活性無明顯影響,也有報道對潰瘍**有積極作用,我院應用的IPC**儀通過規律的充氣和放氣,使氣壓均勻地由遠端至近端順序加壓于患肢上,可將靜脈血液和**液驅向近心端,降低了患肢組織內壓力,在氣囊放氣時,患肢動脈供血迅速增加,可有效的改善血液循環,緩解患肢組織的缺血缺氧狀態。此外順序擠壓肢體,可以加快肢體血液流速,促進靜脈及**回流,有利于局部代謝產物和炎性物質的**,從而減緩老年LEAD的進程。
LEAD早期**的重要性,在于盡可能地避免截肢,提高病人生活質量。其嚴重者可以發生下肢動脈閉塞、潰瘍和截肢。經皮球囊擴張和支架置人術常用于嚴重下肢缺血的**,但是由于其有創性和**的局限性,并不能被普遍采用。對于不能或不愿意進行血管介入再造的病人,IPC**具有無創、價格低廉和方便易用的特點,是一項可行的選擇。
我科老年下肢血管病變患者40例,使用空氣波壓力**儀**3~4周,不僅缺血自覺癥狀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達90%。而且**前后患者ABI和足背動脈血流量亦有明顯改善(P<0.01)。**過程中,患者未出現不適反應。本研究結果證明,采用空氣波壓力**儀**老年下肢血管病變有確切的療效且操作簡便,使用**。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科室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