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電源管理芯片市場有八成以上是被IDM廠商所占據,2009年上半年中國電源管理芯片市場的競爭格局基本沒有改變,仍然是國外廠商占統治地位,而且這些廠商全部都屬于IDM企業,包括TI、NS、Fairchild、OnSemiconductor、ST、Maxim和Linear等,這些國外廠商仍然在市場和技術上都占有較大優勢。但是2009年上半年這些國際廠商也遭受了巨大打擊,從財務報表來看,截止到2009年一季度,TI的模擬業務同比下滑36%,NS銷售額同比下滑39%,ST銷售額同比下滑33%,安森美表現較好,但銷售額同比也下滑超過10%。從財務數據大致也可以看出2009年上半年這些國際**的電源管理芯片廠商幾乎全部出現了業務大幅下滑的局面。雖然中國的本土廠商遭受金融危機影響的程度要稍好于這些國際IDM企業,但中國的本土廠商多為設計公司,產品線相對較窄,而且多為中低端產品,由于近年來半導體市場不景氣以及參與競爭的廠商越來越多,中國本土電源管理芯片設計公司的產品利潤也受到進一步擠壓,加上市場下滑的影響,目前國內很多廠商發展都比較困難。未來幾年,中國電源管理芯片市場的競爭格局基本不會有較大改變。外資廠商將仍然在市場和技術上繼續保持優勢。
圖1 2005-2009年上半年中國電源管理芯片市場銷售額規模及增長率數據來源:CSIA 2009,07
網絡通信領域份額提升,工業控制領域發展減緩
2009年上半年計算機類、消費類、網絡通信類三大領域仍然占中國電源管理芯片市場近80%的市場份額,其中網絡通信類市場*大,其市場份額都超過了30%。從發展速度來看,往年發展速度*快的汽車電子類的電源管理芯片市場也出現了8.6%的下滑,而網絡通信累電源管理芯片市場雖然也出現了一定降幅,但由于中國3G市場的帶動,其市場僅出現3.8%的降幅,是所有電源管理芯片應用領域中降幅*小的領域。而在行業整體下滑的背景下,工業控制類電源管理芯片市場則由于沒有明顯的市場推動因素而出現21.4%的大幅下降。消費電子類集成電路市場的下降幅度雖然也出現了超過20%的下降幅度,但是未來隨著中國家電下鄉的拉動,市場的降幅可能會逐漸縮小。其它領域和計算機領域的發展速度則基本與整體市場持平。整體來看,所有領域的電源管理芯片市場都在下滑,但是由于網絡通信領域的降幅較小而工業控制領域的降幅較大,因此2009年上半年,應用于網絡通信領域的電源管理芯片市場份額同比有所提升,而工業控制領域的份額則同比下滑。
圖2 2009年上半年中電源管理芯片市場各應用領域增長率數據來源:CSIA 2009,07
圖3 2009年上半年中國電源管理芯片市場應用結構數據來源:CSIA 2009,07
PMU市場份額有所提升,LDO市場下滑*大
從電源管理芯片的產品來看,由于??體市場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因此所有電源管理芯片產品市場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所不同的只是下滑的幅度大小不同而已。隨著產品集成度的進一步提高以及便攜產品需求的不斷增加,PMU市場份額進一步增加,達到10.8%,由于技術要求、產品解決方案以及市場渠道等諸多因素制約,目前PMU市場基本由國際**的大廠占據,規模較小的電源管理芯片廠商在PMU市場基本沒有競爭力。除了PMU之外,驅動產品和電池管理芯片等產品的下滑速度也相對較慢。雖然LDO仍然是應用*廣,份額*大的產品,然而隨著技術門檻的降低,加入競爭的廠商不斷增加,造成產品價格下降,利潤空間壓縮,加上在某些應用上被DC-DC和PMU產品取代,LDO也成為2009年上半年中國電源管理芯片市場上下滑幅度*大的產品,市場份額保持下降趨勢,由于技術含量相對較低,而且競爭激烈,未來在電源管理芯片中LDO仍然會保持相對較低的市場發展速度。
圖4 2009年上半年中電源管理芯片路市場產品結構數據來源:CSIA 2009,07
預計2009年中國電源管理芯片市場下滑10%左右
整體來看,雖然中國電源管理芯片市場在2009年上半年出現了13.7%的下滑,但是目前市場已經開始好轉,預計2009年中國電源管理芯片市場將會同比下滑10%左右。全年來看,未來在中國3G和家電下鄉等因素的帶動下,網絡通信領域和消費電子領域電源管理芯片市場將會在上半的基礎上下滑幅度有所減小,但預計這兩個領域2009年的市場與2008年相比仍然會是負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