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效應管的工作原理
早期的電子電路都以真空管來完成。真空管*大的特點是輸入阻抗很高,后級不會影響到前級的動作,且沒有不穩定或補修的問題,故設計上較為簡單。隨后又發展雙極性三極管來取代真空管,但是,雙極性三極管(就是普通三極管)的輸入阻抗低,且有工作不穩定及需要補償之缺點,致使電路特性穩定差產生許多困擾。本章所談的場效應晶體管(FET)就沒有傳統雙極性三極管的這些缺點。
場效應管(FET)的電流僅由多效載子所決定,P通道為電洞流,N通道為電子流,所以場效應三極管也稱為單極性三極管。FET乃是利用輸入電壓(Vgs)來控制輸出電流(Id)的大小。所以場效應三極管是屬于電壓控制元件。它有兩種類型,一是結型(接面型場效應管)(JFET),一是金氧半場效應三極管,簡稱MOSFET,MOSFET又可分為增強型與耗盡型兩種。
圖1即為各種FET之電路符號。

N-JFET與P-JFET 增強型N-MOS與P-MOS
圖1

圖2 耗盡型N-MOS與P-MOS
1.基本構造與特性

圖3N通道JFET構造 圖4 N-JFET的基本工作
圖3為一N通道FET基本構造,通道是N型半導體材料,四周擴散P型區域。此N型材料稱為通道,而P型區與金屬構成歐姆接點并連接一起稱為柵極(G),另外在通道兩端也制作歐姆接點,此兩端分別為源極(S)和漏極(D)。

圖5 (a)JFETID-VGS轉換特性曲線圖 (b) n通道輸出特性曲線
如圖4所示,G-S間接逆向偏壓,D-S間漏極接正,源極接負,N-JFET是由N型材料負責傳輸電流,故稱為n-通道,ID電流大小是由通道大小來決定,GS逆向所造成的耗盡區,會使通道變小,所以VGS=0時ID*大,稱為IDSS。當VGS使通道夾止的電壓(此時ID=0)稱夾止電壓VP。圖5(b)為N-JFET輸出特性曲線,依JFET轉換特性曲線得

再依此公式得圖5(a)轉換特性曲線。
JFET參數
若滿足小信號之條件,則信號電流Id正比于Vgs,此時定義此常數為互導,以gm來表示: 

因為柵一源極輸入阻抗甚高,所以柵-源極就如同開路一般,若在閘-源極之間加一交流訊號電壓Vgs,就可產生一項漏極電流Id,其值為gmVgs。其漏極電阻rd甚大,若與負載電阻并聯Ro=RL//rd=~RL,故rd通常會省略,其小信號等效電路模型如圖6所示.
圖6 JFET小信號等效電路模型
(1)在場效應電晶體的三個常數中,由于
(U為JFET的放大率)
所以
則AV=-U
(2)輸入阻抗
(3)輸出阻抗
(4)電流增益
(5)相位關系:共源極為反相放大器
共漏極為同相放大器
共源放大器
共源放大器是**常被采用之JFET放大器組態,如圖7所示為較實用的自給偏壓JFET放大器,它只使用一個電壓源利用一個自偏電阻RS為閘-源極提供偏壓。

圖7自給偏壓放大器

圖8

共漏極放大器

圖9 JFET共汲極放大器
如圖9所示稱為共漏極放大器,此電路并不是在提供一高的電壓增益,而是提供大的電流及功率增益,信號是由柵極輸入,源極輸出。
